隨著智能手機普及,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序出現,其背后的使用權限和隱私問題逐漸引起關注。中消協最近開展了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活動。結果顯示,在被測的100款APP中,有91款涉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
在隱私政策方面,47款APP隱私條款內容不達標,34款完全沒有隱私條款。 測評的結果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觸目驚心。但這樣的結果,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此前,就“部分應用隨意調取手機權限、用戶信息過度收集濫用”等問題,網信辦、工信部和權威主流媒體等都發起過調查,明確指出許多APP的隱私保護不容樂觀,并點名了部分企業。但如今看來,相關方面的苦口婆心,并沒有內化為企業自省改進的動力。許多APP依然我行我素,只要注冊使用,就要求“一攬子”打包授權,調取用戶的通訊錄、地理位置、照片等;有的干脆連“假把式”都不要了,把隱私條款看成可有可無;還有一些知名企業家公開宣稱,“多數情況下,中國人愿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他們沒那么敏感”。這些APP當面一套、背面一套,無視管理部門的警告,嚴重傷害了廣大用戶的感情和權益。
東莞博寧電子科技,成立于2004年,作為中國較早的點膠設備制造商之一,憑借對不同行業的施膠工藝、工作環境、環保標準的專業掌控,為行業突破了許多行業壁壘.多年研發經驗和精湛的技術工藝使博寧電子高速點膠機產品領先同行業多年,不僅結構獨具特色,操作簡便,而且性能卓越,主要表現在點膠速度快、精準,出膠穩定,斷膠干凈,不滴漏膠,為客戶實現了高速度、高精度的電子智能制造方案,大大提高了點膠生產效率和自動化生產水平.
許多APP不知悔改、屢教不改,原因可想而知,大數據是最寶貴的無形資產嘛。但是,大數據的收集利用有規范、有尺度,不經消費者同意和許可,就是“耍流氓”?!毒W絡安全法》明確規定,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要經過被收集者同意。但如果不經同意,后果如何呢?
這些企業已經以親身實踐證明了,幾無影響。我國刑法雖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兩高”也發布了具體的司法解釋,但從判例來看,一般涉及買賣環節且情節嚴重的才被追責,APP即使過度采集個人信息,只要看不出顯著的危害性,相對來說就容易被忽略。歸根到底,這是對“個人信息”界定不清晰、認識不到位——侵犯個人信息,一定要買賣牟利才能懲處嗎?恰恰相反,隱私最基本的特點就是由自然人支配,在一個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收集他的信息,這是赤裸裸的犯罪。 不如對比一下國外的做法。今年有媒體曝光臉書存在隱私漏洞,泄露了5000萬用戶數據,結果面臨天價罰款,風波迄今都未平息。在歐洲,歐盟通過了“史上最嚴”的數據保護條例,對違反個人信息收集和使用基本原則以及沒有保障數據主體權利的互聯網公司,最高可罰款2000萬歐元或全球營業額的4%。如果說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那就是對個人信息保護不只是口號,必須有行動、有力度,一旦有所越界,就罰它個傾家蕩產。近年來,許多專家學者建議出臺一部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指向的就是無法可依的現狀。
今年9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公布提請的審議法律草案中,將個人信息保護列入其中,是邁出的一大步。只有明確規定什么是隱私權、什么行為侵犯了隱私權、該付出什么代價,APP才可能真心實意悔改。 總而言之,要讓互聯網APP守規矩,僅靠約談、點名的方式是不夠的。任何行為如果不置于嚴密的法律約束之下,就有跑偏的可能性。因此,要織密法網,讓企業不敢挑戰法律的威嚴。從這個角度而言,制定一部“個人信息保護法”太有必要了,那些侵犯隱私的APP就必須嚴懲。
博寧咨詢電話:0769-22334942/13326855459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宏圖路高盛科技園科技大廈1205號
官方網址:m.glolux.com.cn
QQ郵箱 2873019309@qq.com
咨詢熱線
0769-22334942